●卷六十三 职官考十七
○京尹(三辅 河南尹)
周官有内史,秦因之,掌治京师。汉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绝高曰京,十亿曰兆。大众所聚,故曰京兆),更名左内史为左冯翊(冯,辅;翊,佐也)。初,秦官有主爵中尉,掌列侯;汉景帝中元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扶,助;风,化也),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治长安城中(《三辅黄图》曰:"长安以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皆治在城中。故赵广汉叹曰:"乱吾治者,三辅也。诚得兼之,直差异耳。")。银章青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秩异凡州,所监郡为京师,置尹一人、丞一人(王尊、王章、王骏并为京尹,皆有名。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後有三王。")。汉初,三辅治长安。後汉都雒阳,置河南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但减其秩与太守同(後汉延笃、宇叔固,及边凤皆为京兆尹,并有雄名。语曰:"前有赵、张,後有边、延。"赵、张谓赵广汉及张敞)。後汉左冯翊、右扶风属司隶,寻省。魏、晋为京兆太守。至後周都关中,又为京兆郡。隋京兆郡置尹并佐吏,合二百四十四人。唐京兆府本为雍州,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太宗为秦王、中宗为英王、睿宗为相王时,并居其任,多以长史理人。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或以亲王居閤而遥领焉。初,雍州置别驾以贰牧之事。永徽中,改别驾为长史。开元初,改雍州长史为京兆尹,总理众务。凡前代帝王所都,皆曰尹(南朝曰丹阳尹,後魏初曰代尹,东魏曰魏尹,齐曰清都尹)。
河南尹,其地在周为王城。成王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曰:"尹兹东夏(盖唐河南牧之任,亦留守之始)。"秦兼天下,置三川守(三川,河、洛、伊也。秦末,李由为三川守)。汉兴,更名三川为河南,後增守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改河南大尹为保忠信卿。光武中兴,徙都洛阳,改太守为尹,章绶服秩与京兆同,主京都,特奉朝请(李膺为河南尹)。魏、晋皆为河南尹。後魏太和中,迁都洛阳,又置河南尹。东魏置洛州刺史。後周置洛州总管,寻罢之。隋初为洛州刺史,复为河南内史,至大业初为荆河州刺史,又为河南太守,寻为河南尹,与京兆同。唐武德四年,置洛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改为刺史;显庆二年,置东郡,改刺史为长史。而洛州本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中宗为周王时及卫王重俊实居其任,多以长史理人。至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改长史为尹,其牧尹之制一如京兆(诸曹僚佐亦如之)。各有少尹二员,通判府事(京兆少尹,魏、晋以来治中之任。隋文帝改为司马,炀帝又改为赞治,後又改为丞。武德初,复为治中。永徽元年,以太皇帝讳,改为司马。本一员,太极元年,雍、洛二州各加司马一员,分为左、右。开元元年,并改为少尹)。开元以後,增置太原府为北京,官属制置悉同两京(初,武太后长寿元年,以并州后之故里,改为北都,神龙初废。开元十一年,又以并州高祖起义之始,复置太原府,号曰北京。初,开元元年正月,於蒲州置中都,改州为河中府,至六月而罢。後上元元年,复置岐州为凤翔府,又以益州为成都府)。五代都汴,为开封尹。
宋朝牧、尹不常置,太宗、真宗皆尝尹京,後亲王无继者。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正畿甸之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裁决,大事则禀奏,若承旨已断者,刑部、御史台无辄纠察。典司毂下,建隆以来为要剧之任。崇宁三年,蔡京乞罢权知府,置牧、尹各一员,专总府事,牧以皇子领,尹以文臣充(《四朝志》:"尹以亲王为之,号判南衙。凡命知府,必带'权'字,以翰林为之。翰林学士及杂学士若待制,则权发遣而已。以河南府为西京,应天府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皆置留守。崇宁中,蔡京奏京畿四辅置辅郡,屏卫京师,以颍昌府为南辅,襄邑县升为拱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知州兼都总,依三路帅臣法)。中兴驻驆杭州,建炎三年改杭州为临安府,守臣带浙西安抚,多卿监、从臣兼。绍兴三年,诏临安府有奏禀事,许不隔班上殿。乾道七年,皇太子领临安府尹,就东宫为廨,废临安府通判、签判职官,置少尹、判官、推官。少尹依淳化判官例,差侍从以上;判官依《天圣令》,用郎官以上,馀曹掾依旧。府官庭参仍拜。小事少尹裁决,徒流以上悉按判。准表奏则系皇太子衔申中书,以下文移则少尹签书。九年,皇太子辞免临安府尹,其知、通、签判、推判官并复置。
○留守
留守,周之君陈似其任也,此後无闻。後汉和帝南巡,祠园庙,张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晋张方劫惠帝幸长安,仆射荀藩等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至安帝时,刘裕置留台,具百官。後魏孝文南伐,以太尉元丕、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持节。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亲征辽东,置京城留守,以房元龄充,萧瑀为副。其後,车驾不在京都则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将军为副。咸亨二年,高宗幸洛阳,以雍州长史李晦为西京留守。其後车驾发京都则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将军为副留守。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谓之三都留守。
宋制,天子巡狩、亲征,则命亲王或大臣总留守事。建隆元年,亲征泽、潞,以枢密使吴延祚为东京留守。其西、南、北京留守各一人,以知府事兼之(西京河南、南京应天、北京大名,《分记》)。留守司掌宫钥,及京城守卫、修葺、弹压之事,畿内钱榖、兵民之政。建炎初,京城有副留守(以检校少傅、宁武军节度使范讷充留守,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遂安军承宣使郭仲荀副之),又有西京留守,并系执政、从臣充,兼节制军马。其後武林、建业并建行宫,武林视汴都,而建业视三都焉。绍兴四年,参知政事孟庾为行宫留守,从权措置百司事务。六年,有行宫同留守(以左通奉大夫孟庾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充),诏二留守并权赴尚书省治事(是年八月,三省已降指挥,三省、枢密院常程事务并听行宫留守司与决,诏秦桧、孟庾并权赴尚书省治事)。
○都厢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厢。真宗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天禧五年,增置九厢。熙宁三年五月,诏以京朝官曾历通判、知县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厢(其先差使臣并罢)。凡民有斗讼事,轻者得以决遣(从知开封韩维之请)。九月,诏许留後使臣一员分左右厢管句。十一月,臣僚言逐厢一月之内断决事件不多,欲止令京朝官二员分领二厢决断所(旧来四厢使仍旧存留,以备诸般差使)。元祐四年,知开封谢景温请於新城内外左右置二厢,通为四厢。四年罢,绍圣元年复置。绍兴中,临安府先依开封例,於城外南北厢置主管公事,近又於城内左右厢添置官二员,分减在城词讼。其後臣僚言将在城左右厢废罢,其厢官二员移往城南北厢(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侍御史周方崇言:"临安府先依开封府例,於城外南北厢置主管公事,近又於城内左右厢添置官二员,欲令减在城词讼。本府每日词讼十有七八并判送二厢,逐厢公吏徇情曲法,非理追人,并不系公行遣送下。词讼既多,有非厢官所能行者,一切不决。州府既不与决,两厢又不行遣,人户怨嗟。缘临安府与昔日开封府繁简不同,本府长官置吏不少。见今城南北厢官全阙,欲乞将在城左右厢废罢,其厢官二员却移往城北厢所。有城内词诉,令本府依前自行理决。"从之)。
○郡太守
郡守,秦官。秦灭诸侯,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汉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郡守为太守。凡在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吏按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按律有无害都吏,言如公平吏。《汉书》:"萧何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并举孝廉。汉制,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偕簿。郡为诸侯王国者,置内史以掌太守之任。宣帝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每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考察,以质其言(质,正)。常称曰:"与我共治者,唯良二千石乎!"是以汉世良吏於是为盛,称中兴焉(元帝建昭二年,益三河大郡太守秩。凡户十二万为大郡。帝又下制,令诸侯王相位在太守下)。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以相治民,则相职为太守(哀帝初,御史大夫王嘉上疏曰:"公卿以下变易促急,数改更政事。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二千石轻贱,吏人慢易,则有离叛之心。前山阳亡徒纵横,吏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也。故成帝悔之,诏二千石不以故纵为罪,赐金以厚其意。诚以国家有急,取办於二千石。二千石尊重难危,乃能使下。故尚书章文必有'敢告之'字乃下,所以丁宁告者之辞。今二千石、刺史、三辅县令有材任职者,若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此方今急务,国家之利也。")。王莽改太守曰大尹。後汉亦重其任,或以尚书令、仆射出为郡守(锺离意、黄香、桓荣、胡广是也),或自郡守入为三公(虞延、第五伦、和虞、鲍昱是也)。三国时,有郡守、国相、内史。晋郡守皆加将军,无者为耻(王导永嘉末选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导上笺曰:"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受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今者临郡,不问贤愚,皆加重号,辄有鼓盖,有不得者为耻。导饕名窃位,取紊彝典。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帝嘉而从之。初,泰始中诏守相三载一巡属县,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职、省俗、宣风、展义也。又《山公启事》曰:"晋制,春夏农月不迁改长吏、郡守、县令之属,以其妨农事故也。")。晋宋守相、内史,并银章青绶,进贤两梁冠。後魏初,郡置三太守(说在《刺史篇》),孝文初,二千石能静二郡至三郡者,迁为刺史(说在《县令篇》)。太和中《次职令》,郡太守、内史、相、县令,并以六年为限。北齐制,郡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郡至下下郡凡九等。後周郡太守各以户多少定品命。隋郡太守如北齐九等之制。至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杨尚希上表曰:"当今郡县,倍多於古,十羊九牧,人少官多。请存要去间,并小为大。"帝嘉之,遂罢诸郡)。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郡,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持节(总管则加使持节。按:魏、晋制,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使持节得戮二千石以下,持节得戮无官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戮犯令者。皆是刺史兼总军戎,若唐采访、节度使也。自宋、齐以降,虽天下分裂,其州郡渐众。及隋开皇初,有州二百一十,郡五百八。以官烦人弊,遂废郡,便以州亲人,则刺史如太守之职。自後虽官名屡改,而职事不易。盖制置之际,不详源本,因袭旧名,遂有持节诸军之虚称。其属官别驾以下,录事、功户诸曹参军事,亦多汉、晋之制,若唐之节度采访副使、判官之任。本置别驾乘一车行部,其参军、录事皆佐戎旅,今并无其实,岂所谓必也正名者乎?又按:加刺史、持节军事之名以为荣宠,则边荒万里三数百户小郡亦同此号,又无以别远近大小之差、轻重间剧之异也。显庆元年,都督府及上州各置执刀十五人,中州、下州各置十人)。後加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汉文帝二年,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说在《符宝郎篇》。至隋开皇七年,又别颁青龙符於东方总管、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九年,又颁木鱼符於总管、刺史,雌一、雄二。至十年,悉颁木鱼符於五品以上官。义宁二年,罢竹使符,颁银菟符於诸郡。唐武德元年,又改银菟符为铜鱼符)。自是,州郡史、守,更相为名,其实一也。太宗初理天下也,重亲人之任,书督、守之名於屏,俯仰视焉,其人善恶,必书其下,是以州郡无不率理(贞观中,贾敦实为饶阳令,有能名。时制大功以下不得联职。敦实兄敦颐复为瀛州刺史,朝廷以其兄弟廉谨,许令同州,竟不迁替,时人荣之)。逮贞观之末,升平既久,郡士多慕省阁,不乐外任。其折冲果敢有材力者,先入为中郎、郎将,次补郡守,其轻也如是。武太后临朝,垂拱二年,诸州都督、刺史宜准京官带鱼。长安四年,纳言李峤、同平章事唐休璟奏曰:"窃以物议重内官而轻外职,凡所出守,多因贬累,非所以澄风俗、安万人。臣请择才於台阁省寺之中,分典大州,共康庶政。臣等请辍近侍,率先具僚。"太后乃令书名采之,中者当行。於是凤阁侍郎韦嗣立、御史大夫杨再思等二十人中之,皆以本官检校刺史(後二十人内以政绩可称者,独常州刺史薛光谦、徐州刺史司马锺二人而已)。当时复有为员外刺史者(永昌中,成王李千里历迁襄州员外刺史;神龙初,以谯王重福之妃,张易之甥也,贬重福为濮州员外刺史,皆不领州务)。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同、华、岐、蒲四州谓之四辅。八年,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鱼袋。按《武德令》,三万户以上为上州。《永徽令》,二万户以上为上州。显庆元年九月敕,户满三万以上为上州,二万以上为中州,先以为上州、中州者仍旧。至开元十八年三月敕:"太平时久,户口日殷,宜以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下县。"),其馀为六雄(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六雄)、十望(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十州为十望)、十紧(初有十紧州,後入紧者甚多,不复具列)、及上、中、下之差(凡户四万以上为上州,二万五千以上为中州,不满二万为下州。亦有不约户口以别敕为上州者。又谓近畿者为畿内州,户虽不满四万,亦为上州。其亲王任中、下州刺史者亦为上州。王去任後即依旧式。天宝中,通计天下上州一百九,中州二十九,下州一百八十九,总三百二十七州也。时南海太守刘巨鳞以赃罪,诏杖杀之。自至德後,州县凋弊,刺史之任大为精选,诸州始有兵镇,刺史皆加团练使,故其任重矣)。五代时,仍刺史之号。後唐时,以二十五月为限。
宋太祖开基,革五季之患,召诸镇会於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後,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役、钱榖、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凡法令条制,悉意孝行,以率所属;有赦宥则以时宣读,而颁告於治境;举行祀典,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遇水旱,以法振济,安集流亡,无使失所。若河南、应天、大名府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秦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泸州、潭州、广州、桂州、雄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辖。颍昌府、青州、郓州、许州、邓州则兼安抚使、兵马巡检。其馀大蕃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并兼兵马钤辖、巡检、都监,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甲、沿边谿峒都巡检。馀州、军则否。其属官有无及员数多寡,皆视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繁简而置之。建炎元年,诏河北、京东西路除帅臣外,旧差文臣知州去处,许通差武臣一次。後诏要郡带本路兵马钤辖,次要郡带本路兵马都监,绍兴三年罢(元年七月,诏要郡文臣带本路兵马钤辖,武臣副之,次要郡文臣带本路兵马都监,武臣副之,令逐州改正称呼。至绍兴三年,臣僚言:"既与异时沿边事体不同,又於今日诸州统制无补,徒著名位,以成虚文。"诏并罢之)。五年,令郡守除授、罢,并令上殿。凡从官出知郡者,特许不避本贯。诏应守臣以三年为任。六年,诏控扼去处守臣,并以三年为任。九年,罢令郡守并带提举学事(九月,礼部言:"知建昌军李长民奏,宣和以前,应知、通、令、佐阶衔并带主管学事,自军兴以来中辍。今欲郡县依旧法给衔,从官以上知郡系带提举学事,馀郡知、通,县令、佐并带主管学事给衔。"从之)。孝宗乾道三年令,不任守臣不为郎(中书门下省言:"勘会已降指挥,非曾任守臣及监司不得除郎官,著入条令。")。淳熙中,令郡守罢带主管学事。
○郡尉(京辅属国等都尉附)
郡尉。秦官有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汉凡郡口二十万,举一人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曰都尉。武帝元鼎四年,又置三辅都尉各二人,讥出入。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榖。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兴,建武七年,省诸郡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汉旧仪》曰:"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驰阵。八月,太守、都尉、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水军为楼船,亦习战射。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民就田。今乃罢其役焉。")。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又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宋志》曰:"光武省郡尉,後往往置东、南、西、北四部都尉。")稍有分县,治民北郡。安帝以西羌盛,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扶风都尉於雍,京兆虎牙都尉於长安。自後无闻。至隋炀帝时,别置都尉领兵,与郡不相知;又置京辅都尉,立府於潼关,主兵镇。唐无其制。
按:自秦置三十六郡,而郡官有守,有尉,有丞。然考之《西汉 百官表》称,郡守掌治郡,秩二千石,有丞,秩六百石;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秩比二千石,有丞,秩亦六百石。是守、尉皆二千石,而俱有丞以佐之。尉之尊盖与守等,非丞掾以下可拟也。《酷吏传》言周阳由为守,视都尉如令;为都尉,陵太守,夺之治。明守不可卑视尉也。然武帝欲以甯成为郡守,公孙弘言:"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不可令治民。"又帝拜吾丘寿王为东郡都尉。帝以寿王故,不复置太守。是时军旅数发,年岁不熟,多盗,乃赐寿王玺书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及至连十馀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守、尉皆二千石,寿王兼二任,故云四千石也),职事并废,盗贼纵横,甚不称前时。"寿王谢罪。又翟义为南阳都尉行太守事,行县至宛,以事按宛令下之狱,威震南阳。则知汉时都尉,盖不特典军,而未尝不行太守之事也。魏、晋以後,无都尉之官,然晋郡守皆加将军之号。唐郡守曰使持节诸军事。宋朝则大郡皆兼兵马总管、兵马钤辖,而小垒亦曰军州事,或带节制军马。则秦、汉所谓都尉之职,历代以太守兼任之,亦以一郡掌兵权之官,不可下於太守,故不别置官而守就治其事,循宰相之兼元枢是也。《通典》叙都尉,而以置之郡佐之末,非是,故今以次郡守。
○郡丞(别驾 长史 司马 通判)
秦置郡丞以佐守,在边为长史,掌兵马。汉因之。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郡从事,秩六百石。晋因之,而省郡丞,唯丹阳不省。宋、梁以下复置。至隋改别驾、治中为长史、司马,盖隋以州为郡,无後军府,则州府之职参为郡官,故有长史、司马。炀帝罢之,而置通守,又置郡赞治,後又改为丞,位在通守下。至唐而郡丞废矣。武德元年,改丞为别驾。十年,改雍州别驾曰长史。高宗即位,改别驾皆为长史。别驾以皇族为之,开元始通用庶姓,以贰都督、刺史之职。天宝八载,诸郡始废别驾。玄宗由潞州别驾入定内难,登大位,乃废别驾。下郡置长史一员。上元二年,诸郡始置别驾(别驾一人,从四品,《百官志》),德宗时复省。元和、长庆之际,两河用兵,裨将有功者称东宫王府官,久次当进及受代於京师者常数十人,诉宰相以求官。文宗世,宰相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
宋艺祖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玭等充。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史、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郡置两员(西京、南京、天雄、成德、益、杭、并、晋、荆南、潭、广、秦、定等州),馀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正刺史以上及诸司使、副知州者,虽小郡亦特置(天圣三年,中书门下言:"新授虢州团练使田敏知隰州。自来防、团、刺史赴本任及知州无同判处,权置同判,候差朝臣及内职知州,即行省罢。")。掌倅贰郡政,与长史均礼。凡兵民、钱榖、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通签。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至景德,宋兴三十四年,户口浸息,解州以满万户,置通判,自是诸郡多满万户矣。宣和二年,诏诸州茶、盐、香、矾并委通判(此事据《续会要》。但通判掌常平、水利、免役等钱,《续会要》既不载,而中兴以後通判掌经制、总制钱,《会要》亦不载,当考)。建炎初,诸州通判二员减一员。绍兴五年以後,旋行申请添置,帅府通判并以两员为额。
司马本主武之官。自魏、晋以後,刺史多带将军,开府者则置府僚。司马为军府之官,理军事(晋谢弈字无弈,桓温辟为安西司马,在温座,岸帻啸咏如常。温曰:"我方外司马也。")。宋制,司马铜印墨绶,绛朝服,武冠。至隋,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焉。治中旧州职也(旧谓隋以前),州废遂为郡官(说在《州佐》後《治中篇》)。开皇三年,改治中为司马(隋房恭懿为泽州司马,有异绩,迁德州司马,理为天下之最。文帝曰:"此乃上天社稷之所祐,岂朕寡薄能致之乎?"迁海州刺史)。炀帝又改司马及长史,并置赞治一人,寻又改赞治为郡丞。唐武德初,复为治中。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即位,遂改诸州治中并为司马(长安元年,洛、雍、并、荆、扬、益六州置左右司马各一员,四年复旧。太极元年,又置四大都督府,置左右司马各一员),所职与长史同。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大摄小,重侵轻。郡守之职,总於诸侯帅;郡佐之职,移於部从事。故自五大都督府至於上、中、下郡,司马之事尽去,惟员举奉在。凡内外文武官左迁右移者递居之。凡执役事上与给事於省寺军府者遥署之。凡仕久资高,耄昏懦弱不任事,而时不忍弃者实莅之。莅之者,进不课其能,退不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若有人蓄器贮用急於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若有养志忘名安於独善者处之,虽终身无闷。官不官,系乎时也;適不適,在乎人也。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从容於山水诗酒间。由是郡南楼山、北楼水、湓亭、百花亭、风篁、石岩、瀑布、庐宫、源潭洞、东西二林寺、泉石松雪,司马尽有之矣。苟有志於吏隐者,舍此官何求焉?按《唐六典》,上州司马,秩五品,岁廪数百石,月奉六七万。官足以亢身,食足以给家。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噫!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予佐是郡,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识时知命而已。又安知後之司马,不有与吾同志者乎?因书所得,以告来者。"
按:汉所置郡佐,只丞及长史而已,其後又有治中、别驾。至魏、晋间,始有司马,本主武之官。自後长史、司马与治中、别驾迭为废复,然历代皆并设二员。至唐而司马多以处迁谪,盖视为冗员。故宋只设通判一官佐郡守,不仍前代之旧云。
容斋洪氏《随笔》曰:"今世士大夫既贵,不可复贱。淳化中,北戎入寇,以殿前都虞候曹璨知定州。时赵安易官宗正少卿,已知州,遂就徙通判。同时有罗延吉者,既知彭、祁、绛三州而除通判,广州滕中正知兴元府而通判河南。袁郭知楚、郓二州,会秦王廷美迁置房州,诏崇仪副使阎彦进知州,而以郭通判州事。范正辞既知戎、淄二州而通判棣、深。又陈若拙历知单州、殿中侍御史、西川转运使召归,会李至守洛,乃表为通判。久之,柴禹锡镇泾州,复表为通判。连下迁而皆非贬降,近不复有矣。"
按:艺祖之设通判,本欲惩五季藩镇专擅之弊,而以儒臣临制之,号称监州。盖其官虽郡佐,而其人间有出於朝廷之特命,不以官资之崇卑论,如野处所言是也。其与後来之汎汎以半刺称者不侔矣。
○教授
汉郡国有文学,文翁治蜀,起学成都市,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平帝时,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魏、晋以下,郡国并有文学,即博士、助教之任(《唐六典》)。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开元二十六年,敕州县,每乡之内各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
宋初有四书院:庐山白鹿洞(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言,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十百人,望赐《九经》,诏乃从其请),嵩阳书院(至道二年,赐额及印本《九经》),岳麓书院(咸平四年,郓州守臣李允则奏:"岳麓山书院修广舍宇,有书生六十馀人听诵,乞下国子监降《释文》等书。"诏从之),应天府书院(祥符二年,新建书院,诏以曹诚为助教。国初有戚同文者,通《五经》业,高尚不仕,聚徒教授常百馀人,许让、郭承范、董循、陈象与、王砺、滕涉皆其门人。同文卒後,无能继其业者,至是始有是命,并赐院额。此四书院之外,又有茅山书院)。未建州学也。乾兴元年,兖州守臣孙奭私建学舍,聚生徒,乞请太学助教杨光辅充本州讲书。从之。馀镇未置学也。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也。宝元元年,颍州守臣蔡齐请立学,时大郡始有学,而小郡犹未置也(自明道、景祐间,累诏州郡立学,赐田、绐书,学校相继而兴。近制惟藩镇立学,颍为支郡,齐以为言而特许之)。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於是州郡不置学者鲜矣。又置教授,以三年为一任,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委运司及长史於幕职、州县官内荐教授,或本处举人举有德艺者充。当时虽置教授,或用兼官,或举士人,委於漕司,而未隶朝廷也。熙宁六年,诏诸路学官并委中书门下选差,至是,教授始命於朝廷矣。元丰元年,州、府学官共五十三员,诸路唯大郡有之,军、监盖未尽有也。元祐元年,诏齐、庐、宿、常等州,各置教授一员。自是以後,列郡多有教官矣。建炎三年,教授并罢。绍兴三年复置四十二州。十二年,诏兴教授官州、军,令吏部申尚书省选差。十三年,诏诸州、军并各置教授,其礼部长贰正系所隶,合依崇宁、大观格法,许按劾体量及岁举改官。从司业高阅之请也。二十六年,诏并不许兼他职,令提举司掌切遵守,从知郢州路采访使之请也。若试教官,则始於元丰(元丰七年立法试学官,上等为博士,下等为正、录,愿授教授者听。中丞胡宗愈言:学者初登科,遂颛师席,非是。诏内外学官经任年至三十,方得在选。又有荐举学官法。绍圣初,乃令中制科及进士第在上五人、礼部奏名在上三人,府、监、广文馆第一人,或从太学上舍得第,即不试而用。元符元年,诏学官岁一试。绍兴五年,罢试学官科。十五年,诏试诸州教授,自来春始)。添差教授,则始於政和(政和三年,诏公行添差诸州教授)。
朱子《漳州教授厅壁记》:"教授之为职,其可谓难矣,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以为易而无难者,则苟道也。何也?曰:教授者,以天子之命教其邦人。凡邦之士,廪食县官而充弟子员者,多至五六百馀,少不下百十数,皆惟教授者是师,其必有以率厉化服之,使躬问学,蹈绳矩,出入不悖所闻,然後为称,此非反之身而何以哉!是可不为难矣哉?不特此尔,又当严先圣先师之典祀,领护庙学,而守其图书服器之藏,其体至重;下至金榖出内之纤悉,亦皆独任之。呜呼!是亦难矣。然凡仕於今者,无大小莫不有所临制统摄,其任无剧易,必皆具文书,使可覆视,是以虽甚弛者,亦有所难而不敢肆。独教授官虽有统,若其任之本诸身者,则非簿书期会之所能察。至其具於有司而可考者,上之人又以其儒官优容之,虽有不合不问,以是为便。故今之任者反利焉而喜为之,而孰知所以充其任者如彼其难哉!故曰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以为易而无难者则苟道也。"
○录事参军(司功 司仓 司兵 司士等参军 参军事 经学博士 医学博士 中 正 通守 五官掾 督邮 司理 司法 司户)
後汉有郡主簿官,在汉、魏间及江左为督邮主簿(皆太守自辟除。晋置本为公府官,非州郡职也。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後代刺史有军而开府者,并置之)。後魏洎隋,皆有录事参军(及罢郡,以州统县,皆吏部选除之)。炀帝置郡,有东西曹掾及主簿。唐武德复为录事参军,开元改司录参军。掌正违失,莅符印。後唐应顺间,州置录事参军(三考者主剧县,以上定格滞壅故也)。
宋朝沿唐制,州有录事参军,然不尽置也。诸府为司录,诸州为录事。乾兴元年,丁度申请,诸州始各置录事参军。庆历二年,河西、河东、陕西诸州,权令京官知录事参军。熙宁三年,诏繁难去处录事参军,并差职官知县及奏举县令人充。政和三年,尚书省言:"州建六曹参军,参军之称,起於行军之际,恐不当袭。录事参军欲改为司录。"奉圣旨,参军改为掾。建炎初复旧名。录事掌州县庶务,纠诸曹稽违。乾道中,汪大猷申请依司理例,不兼他职。从之。
司功参军。两汉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後汉范滂字孟博,汝南太守宗资请为功曹,委任政事,抽拔幽陋,不轨者皆扫迹。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又岑晊字公孝,南阳太守成瑨请为功曹。谣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又许劭字子将,为郡功曹。府中闻子将为史,莫不改操归行)。历代皆同。北齐诸州有功曹参军。隋亦然,及罢郡置州,以曹为名者改曰司。炀帝罢州置郡,改曰司功书佐。唐改曰司功参军。开元初,京尹属官及诸都督府并曰功曹参军,而列郡则曰司功参军。令掌官员、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之事。
司仓参军。两汉有仓曹史主仓库。北齐以下,并同功曹。唐亦掌仓廪、庖厨、财物、廛市之事。
司兵参军。汉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盖有军事则置之,以主兵事。至北齐以後,并同功曹。唐掌军防、烽候驿传、送马、门禁、田猎、仪仗之事。
司士参军,两汉无闻。北齐以後,与功曹同。唐掌管河津、营造、桥梁、廨宇之事。
参军事。後汉灵帝时,陶谦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晋时,军府乃置为官员(中军羊祐置参军二人,太尉杨濬置参军一人)。历代皆有。至隋为郡官,谓之书佐。唐改为参军,掌直侍督守,无常职,有事则出使(前付又有行参军者,晋河间王顒以太宰辅政,始置之,掌使命。历代皆有。唐惟王府有之,馀则无矣)。
经学博士。汉郡国皆有文学掾(汉郑崇为郡文学。後汉光武问功臣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邓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历代多阙(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多寒门鄙儒为之(助教、学生各有差)。
医博士一人,唐开元十一年七月制置,阶品同录事。每州写《本草》、《百一集验方》,与经史同贮。其年九月,御撰《广济方》五卷颁天下。贞元十二年二月,御撰《广利方》五卷颁天下。自今以後,诸州府应阙医博士,宜令长史各自访求选试,取人艺业优长堪效用者,具以名闻。已出身人及前资官,便与正授;其未出身,且令权知,四考後州司奏与正授。馀准恒式,吏部更不须选集。
中正,魏置(中正之始,已具《州中正篇》)。晋诸中正,率一国所推,台阁取信。後魏孝明正光元年,罢诸郡中正。北齐郡、县皆有之。他史多阙。隋初有,後罢而有州都。唐并无此官,每岁贡士符书所关及乡饮酒之礼,则司功参军主其事。
通守,隋炀帝置。每郡各一人,位次太守,而京兆、河南谓之内史,今无。
五官掾,後汉有之,署功曹及诸曹事。今无。
督邮,汉有之。掌监属县,有东、西、南、北、中部,谓之五郡督邮也。故督邮,功曹之极位(汉尹翁归为东河督邮。时太守田延年分河东二十八县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举法皆得其罪。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右司功参军、司仓、司兵、司士、中正、五官掾、督邮七职,宋无。
司理。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候,掌刑法,谓之马步院。
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开宝六年始置诸州司寇参军,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後改为司理。掌狱讼勘鞫之事,不兼他职。元祐定令,上州从八品,中、下州九品。
司法。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或谓之贼曹、法曹、墨曹)。隋、唐更革(与司户同)。唐掌律令、定罪、盗贼、赃赎之事。
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品同司户)。绍兴三年,权行减罢,後复旧。
司户。汉、魏以下有户曹掾,主民户。北齐以下,与功曹同。隋有户曹参军,文帝时为司户参军,炀帝为司户书佐。唐开元复为户曹参军。掌户口、籍帐、婚姻、田宅、杂徭、道路之事(在府为曹,在州为司)。梁开平省六曹掾属,留户曹一员,通判六曹。
宋朝沿唐制,诸州置司户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元祐令》,中州从八品,下州从九品。乾道六年,汪大猷乞令司户专差主仓库。
○县令
周官有县正(四百里为县),各掌其县之政令而赏罚之。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则县大而郡小,故《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周书 作雒篇》曰:"千百里县,县有四郡。")。县邑之长曰宰,曰尹,曰公,曰大夫(晋谓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公、尹),其职一也(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至於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故甘戊谓秦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汉制,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侯国为相,秩次亦如之。皆秦制也,汉因之(《汉书》曰:"凡县,大率方百里,民稠则减,稀则旷。")。成帝绥和元年,长、相墨绶。哀帝建平二年,复黄绶。秋冬集课,上计於所属郡国(胡广云:"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榖入出,盗贼多少,上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於庭慰劳勉之,以劝其後;负多尤为殿者,於後曹对责,以纠怠慢也。"又《汉官》曰:"明帝临观,见洛阳令车骑,意河南尹,及至而非,尤其泰盛,敕去轩绥。时偃师长治有能名,以事诣台,因取赐之下县,遂以为故事。")。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序皆如县。道无分土,给均吏(後汉,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有水池及渔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所在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署吏随事,不具县员)。晋制,大县令有治绩,官报以大郡(《山公启事》曰:"温令许奇等并见能名,虽在职各日浅,宜显报大郡,以劝天下。"诏曰:"按其资历,悉自足为郡守。各以在职日浅,则宜尽其政绩,不宜速他转也。");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郎。宋诸县署令,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自晋、宋以後,令、长、国相皆如汉制。後魏县置三令长(说在《刺史篇》),孝文初制,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理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理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者,兼理至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太和中,《次职令》,其禄甚厚(後魏孝文以北平府长史裴聿、中书侍郎崔亮并清贫,欲以奉禄优之,乃以亮带野王令、聿带温县令,时人荣之)。其後,令、长用人益杂,但选勤旧令史为之,而缙绅之流耻居其位。北齐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然犹因循後魏,用人滥杂,至於士流耻居之。元文遥遂奏於武成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诉,总召集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隋县有令,有长。炀帝以大兴、长安、河南、洛阳四县令并增正五品,诸县皆以所管间剧及冲要之处以为等级。唐县有赤(三府共有六县)、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紧(百一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七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馀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注为县令(故天下之邑,率皆不治,甚者诛求刻剥,猥琐万状)。
宋朝建隆元年,应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也)。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凡户口、赋役、钱榖、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有孝悌行义闻於乡闾者,申州激劝,以励风俗。有戎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三年,始以朝臣为知县,其间复参用京官或幕职为之(朝臣知县自大理正奚屿、监察御史王祐等始)。天圣间,天下多缺官,而令选尤猥下,贪庸耄懦,为清流所不与,而久不得调乃为县令。人数言其病民,乃诏:"为举法,以重令选。凡知州、转运使岁举见任判、司、簿、尉,有罪非赃私、有出身三考、无出身四考,堪为令者一人或二人。"自是人重为令,令选稍精。庆历间,诏天下知县,非鞫狱,毋得差出。政和二年,诏县令以十二事劝课农桑,宜各遵行,上副朝廷(一曰敦本业,二曰兴地利,三曰戒游手,四曰谨时候,五曰戒苟简,六曰厚蓄积,七曰备水旱,八曰戒宰牛,九曰置农器,十曰广栽植,十一曰恤苗户,十二曰无妄讼)。自政和以来,太平盛时,人皆重内轻外,士大夫皆轻县令之选,吏部两选不注者甚多,然後议所以增重激劝之法。宣和五年,县令止差六十以下人(从利运判王敏之之请也)。靖康初,诏初改官必为县(七月,诏三省申明旧制,今後不以堂除吏部人,凡初改官未曾实历知县者,不许别除差遣)。绍兴七年,诏将寺监丞、簿等任满已改官人未历民事者,各与堂除知县一次,并借绯章服。九年,诏吏部,自後县令差文臣(臣僚奏建炎以来始注武臣,为害甚众故也)。乾道元年,诏京官知县以二年为任。虽屡有更革,卒以三年为任(二年,诏吏部依四川专法施行,以三十个月为任,从吏部陈之茂请。三年,诏依旧以三年为任。九年,复以二年为任,从吏部李彦颖请。淳熙三年,复以三年为任,从王师愈之请也)。二年,御笔:"今後非两任县令,不除监察御史。"初改官人必作令,谓之"须人"。绍兴初,数申严之,後或废。孝宗在位,持之甚严。庆元初,复诏除殿试上三名省元外,并作邑。五年,又令试大理评事官已改官未历县人,并亲民一次,著为令;旧捕盗改官人,并试邑。自後虽宰相子殿试科甲人,无不宰邑者矣。
○县丞(主簿 县尉)
汉氏县丞、尉多以本部人为之,三辅县则兼用他郡。诸县皆有,主刑狱、囚徒。後汉署文书,典知仓狱。署诸曹掾史。凡诸县署丞,皆铜印黄绶,进贤一梁冠。自晋後无丞。宋惟建康有狱丞。及夫隋氏革选,尽用他郡人。汉已下皆用一人。唐置京县丞三员,北京、太原、晋阳各置一人。高宗始为品官,吏部选授,为县令之贰。
宋初不置丞,天圣中因苏耆请,开封两县始各置丞一员,在簿、尉之上,仍於有出身幕职、令录内选充(时两赤县簿、尉多差出外,本县阙官,故耆有此请)。皇祐中,诏赤县丞并除新改官人。熙宁四年,编修条例所言:"诸路州、军繁剧县,令户二万已上增置县丞一员,以幕职官或县令人充。"元祐元年,诏:"应因给纳常平、免役置丞,并行省罢。如委是事务繁剧,难以省罢处,令转运司存留。"崇宁二年,宰臣蔡京言:"熙宁之初,修水土之政,行市易之法,兴山泽之利,皆王政之大。请县并置丞一员,以掌其事(《国史外补》云:县丞昔大邑有之,至是不以邑之大小,皆得置丞,使主管常平、坑冶、农田、水利)。"大观三年,诏:"昨增置县丞内,除旧额及万户以上县令委是事务繁冗,并虽非万户实有山泽、坑冶之利可以兴修去处,依旧存户外,馀皆减罢。"建炎元年,诏县丞系嘉祐以前员阙并万户处存留一员,馀并罢。绍兴三年,以淮东累经兵火,权罢县丞。十八年,置海陵丞一员。嘉定後,小邑不置丞,以簿兼。
主簿,汉、晋有之。自汉以来,皆令长自调用。至於隋,始置之。唐主簿,上辖赤县置二人,他县一人。武德初,以流外为之。高宗始以为品官,吏部选授。掌付事句稽,省署钞目,纠正县内非违。
宋朝开宝三年,诏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今知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主簿兼知县事。咸平四年,王钦若言:"川峡县五千户以上请并置簿,自馀仍旧以尉兼。"从之。天禧五年,剑州梓、潼等各增主簿。皇祐五年,诏南川县置主簿。嘉祐五年,婺州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四县置主簿。熙宁四年,陕西、河东沿边城寨置主簿。
县尉,汉大县两尉,小县一人(《汉官仪》、《後汉 百官志》)。长安有四尉,分为左、右部,城东、南置广部尉,是为左部;城西、北置明部尉,是为右部,并四百石,黄绶,大冠。主追捕盗贼,伺察奸非。魏因之。晋洛阳、建康皆置左部尉。宋、齐、梁、陈并因之。馀县如汉制。诸县道尉铜印黄绶,朝服,武冠。北齐郡县置三尉。隋改为正,後置尉,又分为户曹、法曹。唐初因隋制(武德元年,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论事是也)。武德中,复改为正;七年,复为尉。赤县置六员,他县各有差,分判诸司事。高宗时为品官,吏部选授。五代久废,而盗贼斗竞则属镇将。
宋朝建隆三年,始每县复置尉一员,在主簿之下,奉赐与主簿同。其镇将只许句当镇下烟火、争竞公事。至和二年,开封、祥符两县增置一员。元丰五年,诏重立法地县尉并差使臣。元祐元年,苏辙言:"旧法县尉皆用选人,近岁并用武臣。自改法已来,未闻盗贼为之衰息,请复旧法。"诏除沿边县尉依旧外,馀并差选人。崇宁元年,诏重立法地县尉旧差武臣处,并依元丰法。
按:後之称县佐曰丞、簿、尉,然而《汉书 百官志》所载只丞、尉而已。簿虽起於汉,而《志》无之。又丞、尉虽皆县佐,而各有印绶,簿独无。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州、郡、县皆有之,所职者簿书,盖曹掾之流耳。汉人所谓高士不为者,御史府之主簿也。《容斋随笔》言元丰令文,寺、监主簿专以钩考簿书为职,不得与卿丞联署文书。然则主簿之官虽在雄要之司,犹为卑贱,而况县乎?後汉缪肜为县主簿,县令被章见考,吏皆畏惧自诬,而肜独证其枉,考掠苦毒,换五狱,阅四年,令卒自免。又宁阳县主簿诣阙诉其县令之枉,积七八岁不省。虞诩言,主簿所讼乃君父之怨,百上不达,是有司之过。仇览为蒲亭长,考城令王涣闻其以德化人,署为主簿。以是观之,则主簿之在汉,其视县令犹掾史之视使。长安得与丞、尉等。後来以簿先於尉,非古义也。
○镇戍关市官
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市置令、丞。唐因之。各有上、中、下三等(关令,古官。戍主,晋、宋之显职。镇将,後周之通班。今以其卑贱与隋制同,故举隋而已)。
宋制,诸镇监官掌巡逻盗窃及火禁之事;兼征税榷酤,则掌其出纳会计。镇寨凡杖罪以上并解本县,馀听决遣。
●卷六十四 职官考十八
○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
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後汉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殇帝延平九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献帝以伏完为辅国将军,仪比三司)。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自此始也。汉末奋威将军,晋江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上或加"大",馀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齐开府仪同三司如公。梁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自晋以来,又有如开府同三司之仪者,自羊祜始焉(汉末,吕布开府如三司,其他无闻。至晋,羊祜为车骑将军、荆州诸军事,加开府如同三司之仪,累年谦让,不辟士,不备僚属。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後当阳侯杜元凯表哀其家无子嗣,官无命士,请更议之。诏不许)。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约为侍中、右光禄大夫,徐勉为约请三司之仪,武帝不许。又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胡州刺史王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并同三司之仪)。後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亦有仪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诸王多为之。湝,户皆反);又有开府仪同三司及仪同三司。後周建德四年,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又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仪同大将军。隋文帝并以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左勋卫开府,右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侯、领军、东宫领兵开府准此),府置开府一人。又有仪同府。仪同以下置员与开府同。初,开府仪同三司为四品散实官,至炀帝又改为从一品,同汉、魏之制,位次三公。唐武德七年,改上开府仪同三司为上轻车都尉,开府仪同三司为轻车都尉,仪同三司为骑都尉。後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开元以前旧例,开府、特进虽不带职事,皆给俸禄,得与朝会,班列依本品之次,皆崇官盛德、罢剧就间者居之(天宝六载正月制:"内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资荫者,其所用荫,宜同子孙用荫之例。")。
宋制,祖宗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故事,宰相去位,例进官一等,或易东宫三少,惟赵普以开国旧臣在相位久,故以使相罢,盖异恩也。其後吕夷简、王钦若罢相,皆以为例。元丰新官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旧制,敕出中书门下,故事之大者使相系衔。至是皆南省奉行,则开府不预矣。八年,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元祐五年,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自崇宁五年,司空、左仆射蔡京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中泰一宫使。其後,故相而除则有刘正夫、余深,前执政则有蔡攸、梁子美,外戚则有向宗回、宗良、郑绅、钱景臻,殿帅则有高俅,内侍则有童贯、梁师成,名器至此轻矣。绍兴後,吕颐浩、韩世忠皆以开府仪同三司除少保。
按:《三朝国史 职官志》叙《元丰寄禄新格》,以阶易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即旧使相。然使相者是以侍中、中书令、平章事加节度使之谓也。自唐至宋皆有之,而事体微不同。唐则多以同平章事加节度使之立勋劳而久任者,盖将而宠以相之名也。宋则多以节度使加平章事之有德望而罢政者,盖相而宠以将之名也。合而言之,盖位兼将相,品极文武之称。今既曰以开府仪同三司易使相矣,然韩绛为开府而复加以镇江之节,文彦博为开府而复加以护国、山南之节,蔡师为开府而复加以安远之节,则是且为开府,且为使相,而使相之名未尝废矣。又况神宗更官制之本意,实以三省、寺、监之官无职掌为非,遂欲易而正之。如改左、右仆射为特进,则遂以仆射为宰相之职。改左、右丞为光禄大夫,则遂以左、右丞为执政之职。今节度使之在宋,其无职掌与开府仪同三司一也,何须以开府易之。况有开府之後,宰相之除节度使,元未尝废乎。窃疑开府仪同三司特专以易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而於使相、节度使无预。张演著《职官记》,叙元丰新官而并著旧官,於开府仪同三司之下,只注旧官云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而不言使相,虽与《史 志》不合,似为得之。
◎特进
汉制,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是也。後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会位次三公(《隋志》曰:"特进,旧位从公。光武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进引见之称,无官定体也。")。而窦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自二汉及魏、晋,以为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太仆羊琇逊位,拜特进,加散骑常侍,无馀官,故给吏卒车服。其馀加特进者,唯食其禄赐,列其班位而已,不别给特进吏卒车服。晋惠帝元康中定令,特进位次诸公,在开府、骠骑上,冠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食俸日四斛。太康三年,始赐春绢五十疋、秋绢五十疋、绵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八顷,田驺八人。立夏後不及田者,食俸一年。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人,给安车黑耳,驾御一人,辂车施耳後户一乘),无章绶。齐时位从公,陈因之。後魏、北齐用人皆以旧德就间者居之。隋文帝为散官,不理事。炀帝即位,废特进官。唐为文散官(馀见《开府门》)。
宋制,左、右仆射为宰相官,元丰更官制,乃以特进换之。时王安石独改特进。至政和後,薛昂带观文殿学士,位特进;白时中以门下侍郎带特进,皆失旧制。继绍圣改金紫光禄大夫,今後特进非宰相不除。
◎光禄大夫以下
秦时,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汉志》曰:"夫者,扶也,肤也。《诗》曰'殷士肤敏,灌将于京'。明当以其肌肤知能侍君父也。"),银章青绶。掌议论,属光禄勋。门外特施行马,以旌别之。无常事,唯顾问应对,诏命所使,无员。後汉光禄大夫三人,凡诸国嗣王之丧则掌吊,多以为拜假賵赠之使及监护丧事。魏氏以来无员,转优重,不复以为使命之官。其诸公告老,皆家拜此位,及在朝显职,复用加之(魏文帝以杨彪为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杨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及晋受命,置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而光禄大夫如故,加金章紫绶,并与卿同。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并禄赐、班位、吏卒皆与特进同。复以为优崇之制,而诸公逊位不复加之。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也,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禄。其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事及内外之职如此者,前後甚众。由是或因得开府,或进加金章紫绶,又复以为礼赠之官。本已有卿官者不复重给,其馀皆假。其假银章青绶者,位在金紫将军下,诸卿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杨珧加给事中、光禄大夫。加兵之制,诸所供给依三品将军(晋宣帝子平原王幹拜光禄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绶,班次三司)。其馀自如旧制,终武、惠、孝怀三世(食俸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给春绢五十匹、秋绢百匹。惠帝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人)。宋氏因之。齐左、右光禄大夫皆据旧齿位从公,开府置佐吏如公,年重加亲信二十人。魏、晋以来无员。以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其重者诏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其重者既有金紫之号,故谓本光禄为银青光禄大夫(晋时王翘之为银青光禄大夫)。乐安任遐为光禄,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启转为金紫是也。犹属光禄勋。梁又有左、右金紫光禄大夫视吏部尚书,左、右光禄大夫视诸曹,并养老病。陈因之。自晋以後,多为兼官。後魏有光禄大夫,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北齐皆以旧德就间者居之,与特进同。後周有左右金紫、左右银青四光禄大夫。隋有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皆为散官,不理事。唐初犹有左、右之名,贞观以後唯曰光禄大夫、金紫光禄、银青光禄,并为文散官(按前代光禄大夫始加金章紫绶及银章青绶者,并尊崇之,皆在光禄之上。後魏定令误,遂因仍不改)。
宋元丰更官制,以金紫光禄大夫换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换五部尚书(时宰相王珪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上以珪久不进官,因改官制,乃特授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换尚书左、右丞。
宣奉大夫、正奉大夫二阶,古无之,宋大观间新置。
正议大夫,隋散官,盖取秦大夫掌论议之义,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正议大夫换六部侍郎,并作一等。时议以为宰执贪进官作此,盖故事丞郎作四转,今乃减作两转耳。
通奉大夫,古无此阶,宋大观间新置。
通议大夫,隋散官,义与正议同,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通议大夫换给事中。
太中大夫,秦官,亦掌议论,汉因之(哀帝初立,御史大夫王嘉奏曰:"苏令发起为盗,欲遣大夫使。时见大夫无可使者,召屋令尹逢,拜为谏大夫遣之。今诸大夫有才者甚少,宜预畜养也。")。後汉置二十人(张湛拜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故人号为"中东门君"。又隗嚣广置职位以自高,郑兴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置也。"胡广云:"谏议、光禄、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於古礼皆天子之下大夫、列国之上卿。")。魏以来无员。晋视中丞、吏部,绛朝服,进贤一梁冠,介帻。太始末,诏除王览为太中大夫,禄赐与卿同。梁、北齐、唐皆因之。
宋元丰官制行,以太中大夫换谏议大夫。神宗以寄禄官等级减少,遂以太中大夫为宰相官,故蔡确时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先换太中大夫,及拜相则依前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遂为定制。其後,又以太中大夫以上为侍从官(元丰中,自太中大夫至金紫止六阶,昔之五部尚书,今为一官,六部侍郎为一官,是十一官并为两官矣。左右丞、左右谏议亦并四官为两官,其後增置通奉、正奉、宣奉三阶。自太中大夫以上,惟宰执、侍从得迁)。
中大夫,秦官,汉武改为光禄大夫,自後无闻。北齐有之。唐又置(龙朔二年七月制:"诸王嫡子封郡王者,出身从四品下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中大夫换秘书监,而殿中监本一等,其时偶阙任殿中监者,故只着秘书监。神宗以太中大夫为宰相官,故初除执政只授中大夫。是时拜翰林学士蒲宗孟、王安礼为左、右丞,二公寄禄官皆未至大夫,只除中大夫守之。
中奉大夫,古无此阶,宋大观间新置。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汉因之,复置三十人。(《汉官》曰:"光武中兴置。")
魏、晋无员。齐、梁视黄门侍郎,品服冠帻与太中同。陈及唐皆有之。
朝议大夫,隋置散官,以取汉诸大夫得上奉朝议为名。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朝议大夫换左右司郎中(侍从)、太常少卿(馆职)、光禄少卿(出身荫补。又元丰中,自朝议至中大夫凡三阶,後增至中奉、奉直大夫两阶。盖祖宗旧制,有出身人自郎中三迁至秘书监,荫补人自郎中五迁至秘书监。今增置奉直、中奉,而有出身人不迁中散、奉直,犹旧制也。侍从官在祖宗时,自郎中再迁即为谏议大夫,是以朝议大夫径迁太中大夫,今亦迁中奉大夫,非旧制也)。朝议大夫以上系卿、监。
奉直大夫,古无此阶,宋大观间新置。
朝请大夫,隋置散官,取汉将军、公卿年高德重者,以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之义。唐因之(龙朔置,诸王众子封郡公者,出身从五品上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朝请大夫换前行郎中。
朝散大夫,隋置散官,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朝散大夫换中行郎中。
朝奉大夫,古无此阶。宋元丰更官制,以朝奉大夫换後行郎中(《官制旧典》云:"故事,若各曹谓兵、刑、工部也,及司封、司勋、度支、金部、祠部、主客,虽转正郎,亦不呼郎中,只称其曹名,以示其出常调也。自改大夫,更无别异。且古大夫犹今之执政、侍从也,《书》所谓'日宣三德'者是焉。《曲礼》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由此观之,岂宜换授庶僚耶?在汉、晋间,只有光禄太中大夫、中散大夫为侍从官,当论思献纳之任。至隋、唐增名作阶,己非所宜。今乃易少卿、监、郎中,是轻其名器也。")。朝奉大夫以上系正郎。
王氏《挥麈录》曰:"更官制後,惟光禄大夫及中散、朝议二大夫分左、右,增磨勘而已,初非以科第也。元祐间,范忠宣当国,始带左、右,绍圣初罢去,事见常希古奏疏。大观又置中奉、奉直二大夫,撤中散、朝议左、右字。绍兴初,编修官杨愿启请再分左、右,自是以出身为重。"
◎朝议郎以下
朝议郎,隋置散官,唐因之(显庆五年制:"郡公出身正六品下叙。")。
宋元。
朝请郎,隋置散官,盖采晋及六朝并有奉朝请为名。唐因之(显庆制:"侯出身正七品上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朝请郎换前行员外郎、侍御史。
朝散郎,隋置散官,唐因之(显庆制:"伯出身正七品下叙;子出身从七品上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朝散郎换起居舍人及中行员外郎
朝奉郎,古无此阶。宋元丰更官制,以朝奉郎换左、右司谏及後行员外郎。朝奉郎以上系员外郎。
承议郎,隋有承议郎为散官,唐因之(品与朝议郎同)。
宋元丰更官制,以承议郎换左、右正言,太常、国子博士
奉议郎,隋置通议郎为散官(隋文帝於吏部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事、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雲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上皆为郎,下皆为尉。散官番直常出入,使监检。至炀帝皆罢)。唐改通议为奉议郎(显庆制:"县公出身从六品上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奉议郎换太常、秘书、殿中丞、著作郎。
通直郎,隋置三十人。盖采晋、宋以来诸官皆有通直,谓官高下而通为宿直也,因此为名。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通直郎换太子中允、赞善大夫、洗马。自通直郎以上系升朝官。
宣教郎。隋置宣德郎为散官,唐因之(品与朝散郎同)。
宋元丰更官制,以宣德郎换著作佐郎、大理寺丞。政和间避宣德门,改为宣教郎。
宣义郎。隋有游骑尉为散官,唐改为宣义郎。盖取梁宣义将军之名(显庆制:"男出身从七品下叙。")。
宋元丰更官制,以宣义郎换光禄卫尉寺、将作监丞。
给事郎、徵事郎二阶,隋散官,唐因之。
宋无。
承事郎,古无此阶。宋元丰更官制,以承事郎换大理评事,为状元及第、宰相任子之初官。
承奉郎,隋置散官,唐因之。
宋元丰更官制,以承奉郎换太祝、奉礼郎,执政任子初官。
承务郎,唐置,盖因隋尚书省三十四司承务郎之名。
宋元丰更官制,以承务郎换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自承务郎以上系京官。
承直郎,古无此阶。宋崇宁定选人七阶,以承直郎换留守、节察判官。
按:元丰未改官制之先,大率以职为阶官。以宰执言之,如吏部尚书(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尚书礼部侍郎(阶官)、参知政事(职)之数是也。然所谓吏部尚书、礼部侍郎者,未尝专有所系属,治其事则以为职,不治其事则以为阶官,犹云可也。独选人七阶则皆以幕职令录之属为阶官,而幕职令录则各有所系属之监司、州县,遂至有以京西路某县令为阶官而为河北路转运司句当公事者,有以陕西路某军节度判官为阶官而为河东路某州州学教授者,有以无为军判官为阶官而试秘书省校书郎者,其丛杂可笑尤甚。元丰时未暇革正,至崇宁二年,刑部尚书邓洵武极言其事,遂以承直郎以下七阶换之。
儒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前史《儒林传》之义。唐因之。
宋崇宁初,以儒林郎换节察掌书记、支使,防、团判官。
文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北齐文林馆徵文学之士以充之义。唐因之。
宋崇宁初,以文林郎换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
从事郎,古无此阶。宋崇宁定选阶,以从事郎换防、团推官,监判官。
从政郎,古无此阶。宋崇宁定选阶,初以通事郎换录事参军、县令;政和间,改通事郎为从政郎。
修职郎。唐置登仕郎。
宋崇宁初,以登仕郎换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间,改登仕郎为修职郎。
迪功郎,隋置将仕郎为散官。唐因之。
宋崇宁初,以将仕郎换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簿、尉。以上七阶,系选人用举考及功赏改官。政和既以从政、修职、迪功郎易通仕、登仕、将仕郎,其通仕、登仕、将仕三阶系奏补未出官人。
右,宋初省、台、寺、监之官特以寄禄,皆不领本职。元丰三年,始按《唐六典》肇新官制,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文阶自开府至将仕为二十四。崇宁、大观、政和相继润色之。绍兴举行元祐之法,分置左、右,词人为左,馀人为右。淳熙初,乃去左、右字。今任子杂流惟细,转通直郎、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转),若带贴职则超资。京官以上四年一转,无出身人逐资转,有出身人超资转。至奉议并逐资转,至朝议大夫有止法,仍七年一转。
○武散官
◎骠骑将军
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光武中兴,以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三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苍为骠骑辅政,开东閤,延英雄。及苍归国,有骠骑时吏丁牧、周栩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帝聞褒羙之)數年復罷(其官屬附見大将軍後)魏晉齊並有之。梁杂号中亦有。陈後主以萧摩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特开黄閤,施行马,厅事、寝堂置鸱尾,如三公制。後魏初,加"大"则在三司上。太和中制,加"大"则在都督中外诸军下。後周亦有之。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将军各二人。十七年,颁铜兽符於骠骑、车骑府。炀帝改骠骑为鹰扬郎将,改车骑为鹰扬副郎将。唐复改为车骑、骠骑,其制如开皇而益复微矣。故武德元年诏以军头为骠骑将军,军副为车骑将军;又诏太子诸率府各置骠骑将军五员,车骑将军十员。後皆省之。显庆元年,乃复置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
◎辅国将军
後汉献帝置辅国将军,以伏完为之。晋王濬平吴後,拜辅国大将军。有司奏,辅国依比未为达官,不置司马,不给官骑。诏依征、镇给五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骑十人,置司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为辅师将军。後废帝昱元徽二年复故。梁、後魏、後周、隋并有之。唐辅国大将军为武散官。
◎镇军将军以下
镇军大将军,魏置,文帝以陈群为之。晋则杨骏、胡奋并领镇军将军。齐、後周、隋亦有之。唐因之。
冠军将军,魏置,以文钦为之。盖因《史记》楚义帝以宋义为卿子冠军;汉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军,封冠军侯之义也。晋亦有之。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历代并有(隋文帝置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汎授。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武官上柱国以下为散实官,将军为散号官。至炀帝时定令罢之)。唐因之。
雲麾将军,梁置杂号。陈及唐并有之。
忠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唐因之。
壮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唐因之。
宣威将军,唐置。
明威将军,梁置杂号。後魏亦有之,唐因之。
定远将军,梁置杂号。唐因之。
宁远将军,晋置。唐因之。
游骑将军,魏置。陈有之,唐因之。
游击将军,汉置,武帝以苏建、韩说为之。後汉邓晨亦为之。晋及陈并有之。唐因之,又置怀化大将军、归德将军以授蕃官。
◎诸校尉
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为八校,各有司马。後汉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为五校。皆掌宿卫兵(按大驾卤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马(蔡质《汉仪》曰:"五营司马见校尉,执版不拜。")。并属北军中候。时五校官显职间,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必给,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灵帝,又置西园八校尉(其名曰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佐军,及左、右校尉)。自魏、晋以下,五校之名与後汉同,唯後魏五校各置二十人。
中垒校尉(汉掌北军营垒门内,又外掌西域。後汉省中垒,但置北门中候,掌监五营)。
屯骑校尉(汉掌骑士。後汉初,改为骁骑,建武十五年复旧)。
步兵校尉(汉掌上林苑门屯兵。晋阮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求为之。至隋属鹰扬府)。
越骑校尉(汉掌越骑。越人内附以为骑也。後汉初,改为青巾右校尉,建武十五年复旧)。
长水校尉(汉掌长水、宣曲胡骑。宣曲,观名,胡骑之屯於宣曲者。《宋志》引韦昭曰:"长水校尉有胡骑,厩近长水,故以为名。长水盖关中小水名也。"又主乌桓骑也)。
胡骑校尉(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胡骑之屯池阳者。後汉并长水也)。
射声校尉(汉掌待诏射声士。工射者,冥冥中闻声射则中之,因以名也。须待命而射,故曰待诏射声)。
虎贲校尉(汉掌轻车。後汉并射声)。
城门校尉(汉掌京师城门屯兵,凡八屯。後汉掌雒阳城门十二所,若《周礼》司门。干宝注曰:"如今校尉。")。
骠姚校尉(汉武以霍去病为之)。
护乌桓校尉(汉武帝时,乌桓属汉,始於幽州部置之,拥节监领。至後汉亦谓之领乌桓校尉。後汉主乌桓胡,并领鲜卑,李膺为此官)。
戊已校尉(汉元帝初元元年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已寄治耳。此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一说戊已居中,镇覆四方。汉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
护羌校尉(後汉凉州部持节,职如护乌桓,主西羌。元康中,改为凉州刺史)。
儒林校尉(蜀先主以周群为之)。
南蛮校尉(晋武帝於襄阳置之。元康中,荆州刺史领。江左初省,寻又置於江陵。《齐书》曰:"晋、宋之际,刺史多不领南蛮,别以重人居之。"唯齐豫章郡王嶷为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
南夷校尉(晋武帝於宁州置之。及江左,改曰镇蛮校尉)。
西戎校尉(晋武帝於长安置之。元康中,改为雍州刺史。安帝义熙中又置,治汉中)。
宁蛮校尉(晋安帝置,治襄阳,以授鲁宗之)。
护三巴校尉(宋置。齐建元二年,改为刺史)。
武骑尉、屯骑尉、骁骑尉、游骑尉、飞骑尉、旅骑尉、雲骑尉、羽骑尉、建节尉、奋武尉、宣惠尉、绥德尉、怀仁尉、守义尉、奉诚尉、立信尉,都十六尉,并隋置,以为武散官。
昭武、振威、致果、翊卫、宣节、御侮、仁勇、倍戎八校尉,各有副尉,并唐采前代诸校尉以下旧名置。
自镇军将军以下为武散官。
右此所述唐朝武散官,本《通典》。今考《新唐书 百官志》,兵部尚书条下载武散官共四十五阶,内有怀化大将军、怀化将军、归德大将军、归德将军。其怀化、归德又各有中郎将郎将、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共十六阶,《通典》所不载。其中垒至护三巴十九校尉,乃历代所置,即非唐散官。武骑至立信十六尉,乃隋武散官,亦非唐制。因叙述校尉而错见於此耳。
宋朝武选之称,自内客省至閤门使、副为横班,自皇城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自皇城至供备库副使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借职为使臣。元丰官制行,武阶犹未及改。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而横班十二阶使、副亦然。六年,又增置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大夫郎,凡十阶,通为横班。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三阶。
新官 旧官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宣政大夫(政和新置) 履正大夫政和新置
协忠大夫(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中卫大夫 引进使
翊卫大夫(政和新置)
亲卫大夫(政和新置)
左武大夫 东上閤门使
右武大夫 西上閤门使
正侍郎(政和增置)
宣正郎(政和增置)
履正郎(政和增置)
协忠郎(政和增置)
中侍郎(政和增置)
中亮郎 客省副使
中卫郎 引进副使
翊卫郎(政和增置)
拱卫郎(政和增置)
左武郎 东上閤门副使
右武郎 西上閤门副使(已上系横班)
武功大夫 皇城使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武节大夫 庄宅、六宅、文思使
武略大夫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武义大夫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
武翼大夫 供备库使(已上系诸司正使)
武功郎 皇城副使
武德郎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武显郎 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
武节郎 庄宅、六宅、文思副使
武略郎 内园、洛苑、如京、崇义副使
武经郎 西京左藏库副使
武义郎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
武翼郎 供备库副使(已上系诸司副使)
敦武郎 内殿承制
修武郎 内殿崇班
从义郎 东头供奉官
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
忠训郎 左侍禁
忠翊郎 右侍禁
成忠郎 左班殿直
保义郎 右班殿直
承节郎 三班奉职
承信郎 三班借职(以上系使臣)
下班祗应 殿侍
右宋制武阶,旧有横行正使、横行副使,有诸司正使、诸司副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正副亦然,於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绍兴始釐正其序(自正侍郎至右武郎,旧在武功大夫之上,今釐正在武翼大夫之下,武经郎之上)。又通侍大夫旧为内客省使,国朝未尝除人,自易武阶,不迁通侍,沿初意也。转至忠侍无磨勘者,特旨除修武郎以上,为大使臣。承信郎以上,为小使臣。五年一转,至武功大夫有止法。
进武校尉 进义校尉 下班祗应 进武副使 进义副尉 守阙进义副尉 进勇副尉 守阙进勇副尉
以上无品。二校尉参吏部,下班参兵部,以下并参刑部。
元丰初定官制,或请并内侍官名易之,神宗曰:"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政和二年始改焉,凡十有二阶。
新官 旧官
供奉官 内东头供奉官
左侍禁 内西头供奉官
右侍禁 殿直
左班殿直 高品
右班殿直 高班
黄门 黄门
祗候侍禁 祗候殿头
祗候殿直 祗候高班
祗候黄门 祗候高班内品
内品
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以上三名仍旧不改)
按:唐宦者所历散官与文官同。仇士良至开府仪同三司,请荫其子,给事中李中敏判云"开府阶,诚宜荫子,谒者监,何由有儿"是也。此外,则贵璫之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议大夫者多有之。祖宗立法,不以内侍溷清流,故自有阶官云。
政和初,既易武阶,而医官之名亦遂改焉,凡十有四阶。
新官
旧官
和安、成安、成全、成和大夫 军器库使
保和大夫
西陵锦使
保安大夫
榷易使
翰林良医
翰林医官使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
军器库副使
保和郎
西陵锦副使
保安郎
榷易副使
翰林医正
翰林医官副使
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以上为行,下一品为守,下二品已下为试,品同者否。绍圣三年,户部侍郎吴居厚言:"神宗官制,凡台、省、寺、监之官制,禄有行、守、试三等之别。元祐中,裁减冗费,而职事官兼行者第存虚名而已。请付有司讲复旧制。"从之。四年,翰林学士蒋之奇言:"所谓试,则非正官也。今尚书、侍郎皆正官而谓之试,失之矣。如以其阶卑则谓之守可也。臣请凡有正官者皆改试为守。"崇宁中,吏部授选人差遣,亦用资序高下分、行、守、试三等。政和三年,诏选人在京职事官依品带行、守、试,其外任则否。宣和以後,官高而仍旧职者谓之领,官卑而职高者谓之视,故有庶官视从官,从官视执政,执政视宰相,凡道官亦视文阶云。
○勋官
上柱国、柱国,皆楚之宠官,楚怀王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齐。陈轸问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是也(陈胜为王,蔡赐为上柱国)。历代无闻。至後魏孝庄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增佐吏。及荣败後,天柱及柱国将军官遂废(天柱之名,尊崇莫大。昔王莽末,刘伯升起兵,自号天柱大将军。而梁末侯景克建业後,亦自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至大统中,始以宇文泰为之。其後功参佐命、声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宇文泰、元欣、陇西公纬、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时宇文泰任总百揆,督中外军事。元欣以魏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其馀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凡十二大将军。当时荣盛,莫以为比。其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其後功臣位至柱国者众矣,咸是散秩,无复统御也。後周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置上柱国、柱国,以酬勋劳,并为散官,实不理事(杨元感以父素军功位至柱国,与其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後文帝乃命元感降一等也)。唐改为上柱国及柱国。
秦有护军都尉,汉因之。高帝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然则复以都尉为中尉(陈平为护军中尉,人谗之曰:"平受诸将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武帝元狩四年,以护军都尉属大司马,於时复为都尉矣(成帝绥和元年,居大司马府,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初,韩安国以护军将军击匈奴,赵充国以大将军都尉击武都也)。汉东京省。班固为大将军中护军,隶将军幕府,非汉朝列职。魏武帝为丞相,以韩浩为护军,史奂为领军,亦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矣(历代史籍皆云护军将军主武官选,则领军无主选之文。唯陶藻《职官要录》云领军将军主武官选举,而护军不言主选;又引曹昭叔《述孝诗叙》曰"余年三十迁中领军,总六军之要,秉选举之机",以此为证。今按:汉高帝初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已令主武官选矣,故陈平有受金之谗。又《魏略》云:"护军之官,总统诸将,主武官选。前後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曰'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司马宣王与济善,闻此声以问济,济无以解之。及夏侯元代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及晋景帝代元为中护军,整顿法度,人莫敢犯者。"又王隐《晋书》曰:"景帝为中护军,作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又《晋起居注》云:"武帝诏曰:'中护军职典戎选,宜得幹才。'遂以羊琇为之。"《宋志》又云主武官选。按此,则护军主选明矣,而陶藻所言领军主选及昭叔之叙者,当因省并之际,为一时之权宜,非历代之恒制)。元帝永昌元年,省护军并领军,明帝太宁二年复置。魏、晋江右领护各领营兵。江左以来,领军不复别置营,总管二卫、骁骑、材官诸营,护军犹别有营也(周僟、庾亮、王羲之、谢安、王彪之等并为护军)。宋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领、护资重者为领军将军、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其官属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齐、梁、陈并有之。北齐护军府统四中郎将,皆置佐史。隋炀帝十二卫,每卫置护军四人,以副将军,将军无则一人摄。寻改护军为虎贲郎将。唐采前代旧名,置上护军、护军。
轻车将军,汉武帝置,以公孙贺为之,又有轻车校尉。梁、陈、後魏、北齐亦有轻车将军。唐采旧名,置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骑都尉,汉武帝置,以李陵为之,更始初亦有,故时谣云:"烂羊胃,骑都尉。"晋以後历代皆有之。唐采旧名,置上骑都尉、骑都尉。
骁骑尉 飞骑尉 雲骑尉 武骑尉,并隋置,为文散官。唐采置。自上柱国以下并为勋官。
宋制,勋官十有二:
上柱国 柱国 上护军 护军 上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 上骑都尉骑都尉 骁骑尉 飞骑尉 雲骑尉 武骑尉
右骑都尉以上,两府并武臣正任已上经恩加两转,文武朝官加一转。武骑尉以上,京官加一转,朝官虽未至骁骑尉,经恩亦便加骑都尉。
功臣
推忠 佐理 协谋 同德 守正 亮节 翊戴 赞治 崇仁 保运经邦
右以赐中书、枢密院臣僚(宰相初加六字,馀臣初加四字,其次并加两字,旧有功臣者改赐之)。
推忠 保德 翊戴 守正 亮节 同德 佐运 崇仁 协恭 赞治宣德 纯诚 保节 保顺 忠亮 竭诚 奉化 效顺 顺化
右以赐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外臣(初加四字,次加两字)。 拱卫 翊卫 卫圣 保顺 忠勇 拱极 护圣 奉庆 果毅 肃卫
右以赐诸班直将士禁军(初加二字,再加亦如之)。
政和中,罢勋官。淳熙末,朝议欲复之,以旌有功,如贴职之比。後亦不果行,惟安南、闍婆、占城三国王始封加上柱国,南丹州刺史加武骑尉焉。加功臣号,始於唐德宗。宋朝因之,至元丰乃罢。中兴後,加赐者三人而已,韩世忠"扬武翊运功臣",张俊"安民静难功臣",刘光世"和众辅国功臣"。此外,惟安南国王初除及经恩,亦加功号。
岳氏《愧郯录》曰:"按阶、散、勋官,在前世合於一,至唐则析而为二。阶、勋、功臣、检校,在唐则析於四,而本朝则合於一。其用与不用,实寓见於是。自宋、齐、梁、陈、後魏、北齐以来,诸九品官皆以将军为品秩,谓之加戎号,此正如国初军制皆以御史为品秩,谓之加宪衔也。梁制,虽亲王起家,未加将军不开府,不置佐史官,可以见一时以此号为重,然其实未尝将屯,亦虚名耳。隋既受命,高祖采後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十一等,以酬勤劳。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并为散官,又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又有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将校。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戎上柱国已下为散实官,军为散号官。诸省及左右卫、武候、馀左右监门府为内官,自馀为外官。散官之名,肇见於是。还考汉制,光禄大夫、太中大夫、郎、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数十人。特进、奉朝请亦皆无职守,优游禄秩。则官之有散,自汉已有之矣。然当时之仕於朝者,不任以事,则置之散,正如今日宫观设官之比,未有以职为实,以散为号如後世者也。故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是正如今日兼官不可以官称为比。梁制,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溯而考之魏、晋、宋、齐、元魏,下而考之陈、北齐、後周、隋,亦莫不有之,九品十八班之间。元魏初,又尝置散官五等,其品第五至第九,百官有阙则取於其中以补之,盖皆以储才待须,而亦与诸职事官均其劳佚也。逮隋开皇六年,始置六品以下散官,八郎为正阶,八尉为从阶。通而观之,则九品之内,皆有散官以酬劳矣。惟正一品虚而不置,所以章其贵也。炀帝嗣位,多所改更,先罢特进,次罢十一等酬劳官、八郎、八尉、四十三号将军,并省朝议大夫,置九大夫、八尉,自一品至九品,别有其制。继虽复儒林郎、文林郎列之七品八品正,乃隶秘书省,置二十人若三十人,专以明经待问,撰录文史为职,又若职事官,无与於散阶也。寻又置散骑郎二十人为从五品,承议、通直郎各三十人为正、从六品,宣德、宣义郎各四十人为正从七品,徵事、将仕郎各五十人为正从八品,常从、奉信郎各五十人为正从九品,是为正员,并得禄当品,又各有散员郎无禄。隋又改常从为登仕,奉信为散从。自散骑而下皆主出使,量事大小,据品以发之,则正如国初九品京朝官皆在京师,其罢职者归本班,守本官,其出使者知某州、转运某路之制耳。尚书省六曹皆置承务郎一人,同员外郎之职,乃正与今尚书郎等,又非散号,如限员以设官,使其别有所授,决知其必不复,徒带以为美观也,而唐乃析之。郎、大夫之秩,光禄、中散之养疾,儒林、文林之待问,一归之於文散;散号将军参取杂置,益以校尉,一归之於武散;柱国等号本以酬劳,武骑诸称并同郎位,一归之於勋官。则阶散也,勋官也,唐虽因隋,而所用未尝因隋,有职者改为虚名,徒名者置在兼秩,是所谓前世合於一,而唐则析为二。史大奈与高祖兴太原饮马泉之战,功多授光禄大夫阶。李晟以克复元勋立功,时诸子未官,宰相以闻,即日诏子愿为上柱国。故事,柱国门列戟,遂父子皆赐。杜淹贞观中检校吏部尚书,再加检校侍中。代宗以射生军清难而有"宝应"之称。德宗以泾军煽逆,而有"定难"之号。後随事而赐,亦无定名。故唐之有功者,或叙阶,或赐勋,或加以检校,或宠以名号,皆上之人有以寓一时之微权,而初无阶升必致之道。四者并用,而又申之以封爵,重之以实封,驭贵驭富,又杂取而辅之。在祖宗朝,若功臣之名犹有官不当赐而特赐,如开宝之於王明,太平兴国之於杜彦钧、陈信从、郝正,大中祥符之於王丞美,天禧之於向汉通。南渡以後,高皇举久废之典,以宠二三大将,其他则不多见也。每一遇郊,官至某则加功臣若干字,酬勋若干级,进阶若干等,彻国若干户,并举而予之,故世但以为烦,而不见其用。是所谓唐析於四而本朝则合於一。既合矣而不能分,此所以发神宗皇帝之独断,一举而尽去之也。政和罢勋官,徒以太平之世不欲用,议易之而未暇。孝宗淳熙间,廷策多士,发为清问,有意复之而未能,诚使无并用之术,祖已成之例,一归之有司,则虽无复可也。因虚以济实,即名以辅治,一归之君上,则虽尽复之亦可也。世之议者多以其名之混淆未易别白,故表而著之,以俟观者择焉。"
检校官一十九
太师 太尉 太傅 太保 司徒 司空 左仆射 右仆射 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 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 工部尚书 左散骑常侍 右散骑常侍 太子宾客 国子祭酒 水部员外郎
右皇子初授官加太尉,初除枢密使、使相及曾任宰相、枢密使除节度使加太傅,初除宣徽、节度使加太保。宗室初除使相加尚书左仆射,特除并换授诸司使已上加工部尚书,诸司副使加右散骑常侍。除通事舍人、内殿崇班以上,初授加太子宾客;副率以上并三班及吏职、蕃官军员,该恩加国子祭酒。厢都指挥使止於司徒,军都指挥使、忠佐马步都军头止於司空,军班都虞候、忠佐副都军头以上止於左、右仆射,诸军指挥使止於吏部尚书。其官止,遇恩则加阶、爵、功臣。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曰:"检校官者,自唐以来有之,凡内职崇班(今修武郎)、武臣副率以上,初除及该恩皆带。若文武臣则枢密、宣徽、节度使始带焉。自三公(谓太尉、司徒、司空)、三司、仆射、尚书、常侍至宾客、祭酒,凡十馀等。元丰改官制,武臣承宣使已下皆罢,惟存检校三公、三师,以待节度使之久次者。政和後,改三公为三少,若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文臣累加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安南国王初袭封,加检校太尉,经恩迁检校太师,外蕃刺史州则检校太子宾客,此外不带云。"
《朱子语录》曰:"祖宗之法,除三孤、三公者,必须建节,加检校太子少保、少师之类,然後除开府仪同三司;既除开府,然後除三孤、三公。南渡以来,如张、韩、刘、岳诸武臣犹是如此外皆不带。今则不然,既建节,便抹过检校,径除开府至三孤、三公矣。"